新冠疫情给我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重大,从长远来看,也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提升学生面对人类灾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等。但无论要求如何,始终绕不开人才培养中的三个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也绕不开如何细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对此,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有更进一步的见解。
家国情怀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形而上的东西、抽象的追逐目标,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如何提升家国情怀?受访者均表示,要特别重视“五育”中德育的立德树人作用。道德情操在个人层面是品德修养,在国家层面即家国情怀。
在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看来,德育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的。疫情中不当言论的产生,与劳动教育的缺失也有一定关系,关键是当事人缺少感同身受的劳动体验。他进一步认为,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
他解释,一个人只有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了解流汗的过程,才能体悟到成果背后的付出,进而体会到国家发展所取得成就的来之不易,才会在社会生活中树牢吃苦耐劳精神、在劳动的实践中塑造自我,才能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关爱帮助他人,才会永怀爱国之心、身践强国之行。
在这场蔓延全球的疫情中,无论是国际援助,还是科学研究,始终夹杂着不和谐之音,但总体上体现出以人为本、休戚与共的国际合作精神。大学生怎样才能具备应对人类共同威胁的能力,是疫情向教育者提出的一个重要拷问。
吴普特指出,保护好地球、保护好人类家园,不仅仅是一国之事,还是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必须树立全球资源配置的概念,这也是全球化的应有之义。当下,粮食、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多领域都表现出全球资源配置的特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休戚相关。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当是高校在“后疫情时代”应进一步强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疫情期间,人们的目光聚焦卫生和健康领域。吴普特一直在思考,农业虽不直接与治疗疾病相关,但与公共卫生、人类健康有着莫大的关联,俗话说 “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吴普特指出,当前我国亚健康人群仍有70%左右,增强全民体质和促进重大疾病人群的康复,对饮食营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发展“健康引领型农业”,使其成为人类最好的“医生”。健康引领型农业是指以药食同源理念为指导,在绿色农业基础上,生产特定健康功能因子、强化营养素的新型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关生物产业。
通过此次疫情,加强人与自然的教育,涉农人才的培养更应突出加强健康教育。“在通识课程中,应加入健康教育课程。”吴普特说,如今定义的“健康”,并不是吃得饱、吃得好,高比例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说明人们的膳食不够科学。“下一步,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健康引领型能力和素养的涉农人才,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中国科学报》 2020年05月26日 第5版 大学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