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基地平台» 文件政策» 来自我校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的报道(2)
站点介绍
文件政策
来自我校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的报道(2)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易同民 王百战    发布时间:2010-04-01

果农心中的试验示范站  

  试验示范站的工作到底怎么样?白水县的广大果农心里都有本账。本次采访中,每到一处,记者都会深切感受到广大果农对试验示范站、对站上专家的感激之情。  

   白水县仙果协会是全县有名的苹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它是在我校试验示范站指导下,于2006年年底在县民政局注册成立的。10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白水县林皋镇可仙村,采访了仙果协会会长曹谢虎。距离他家很远,就看见一幅很大的彩色喷绘牌匾悬挂在大门的上方,上面“白水县仙果协会”几个字十分醒目。走进宽敞的院子,全被玻璃钢瓦遮挡的天井下,堆满了苹果专用肥料、农药、果袋、果箱等农用物资,一间屋子专门用作协会办公室,彩色喷绘的《仙果协会理事会组织机构及职责》、《仙果协会监事会组织机构及职责》、《仙果协会规章制度》等整齐地挂在墙上。   

  曹谢虎首先向记者介绍了协会基本情况:协会目前有本村和邻村会员230多户,协会主要职能就是聘请西北农林科大试验示范站的专家教授和县、乡技术人员,向会员常年提供苹果产业化全程技术指导,提供优质、高效、绿色、环保农资产品,拓宽果品销售渠道,搞好终端服务。  
 
  说起我校试验示范站专家对协会和广大果农的帮助指导,曹谢虎显得非常激动,十分动情地向记者讲起专家们的故事。 
 
  “去年学校和县上联合搞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试验示范站的杜志辉老师包我们村,他就吃住在我家,全年在我们村上呆了一百多天,从果树修剪、施肥、防病防虫,一直到卖果子,为我们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去年3月26日下午三点多刚到我家,杜老师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让我带他和同来的县、乡技术人员一起去果园,给果农做修剪示范。那天,听说农林科大的专家教授来指导了,果农都争先恐后地前来学习。杜老师他们边剪枝,边向果农们讲解,一口气干了3个多小时。眼看到7点了,天都快黑了,我肚子饿得不行了,杜老师他们还在那里修剪、讲解、回答果农的问题,一直干到天黑了我们才摸着路往回走。乡亲们感动地说,过去咱只在电视上见专家教授讲课,现在他们亲自送技术上门了!”  

  曹谢虎回忆道,去年4月11日晚村里突受寒潮袭击,气温一下降到了零下三四度,苹果树上刚刚绽放的花都冻蔫了,果农们一下子灰了心,都认为今年的果子没指望了。杜志辉老师闻讯后放下手头的工作,迅速赶到村上调查冻害,得出结论,只要能保住30% 的花,就不会使收成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一下子就使果农们恢复了信心。随后,他又指导果农们晚上在果园生烟驱寒,亲自联系并指导大家施用硼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坐果率。由于专家的及时指导,去年,可仙村的苹果虽然遭受了冻害和后来发生的冰雹的袭击,但最后还是取得了好收成。曹谢虎算了笔帐,他家去年6亩苹果园纯收入44000元;而前几年,他同样的6亩园子,只能卖到三四千元。他特地拿出了明细帐本,上边一笔一笔详细记载着自家苹果的每笔支出和收入。他特别强调,这44000元纯收入是把他家投入的所有劳动力都作为成本支出扣除后算出来的。  

  随后,曹谢虎带领记者和试验站科技人员来到他家的苹果园参观。人还没进果园,便闻到远处飘来的阵阵果香。进园子一看,一个个红艳艳的硕果挂满枝头,压弯了枝条,在柔和的秋阳下闪着光泽。一堆刚从树上摘下的通体透红的果子堆在树下,曹谢虎的家人正在分选装箱,准备出售。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曹谢虎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去,我们村每年卖果子都要托熟人、找关系,还卖不上好价钱。现在试验示范站的专家们指导我们实施‘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关键技术,苹果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白水苹果的品牌已经在外边打响了,现在价钱卖得好,客商还要提前打电话预定才能买上。我这作为示范园的6亩果子,就是为预定的外地客商准备的。”  

  下午5时许,记者走进了白水县冯雷镇耀卓村王李军家的果园,只见一筐筐刚从树上摘下的苹果摆在树下准备运走,没采摘的树还是果繁色艳。弄清了记者一行的身份和来意后,正在和家人一起摘苹果的王李军停下手中的活,高兴地迎上来和我们聊了起来,话语之间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和对试验示范站科技人员的感激。  

  “我这园子一共7亩,按现在的产量和价格估算,今年要比去年多卖11500元。这都是站上老师搞‘科技入户’的功劳!去年春节后,我们这里下了一场大雪,正月二十六那天,站上的赵政阳、范崇辉、梁俊等老师带着县上和乡上的技术人员,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果园给我们果农作间伐改形示范,首席专家赵政阳老师拿着剪刀亲自上树边修剪边向我们讲解。后来,站上的老师还引导我们搞平衡施肥,用无公害农药防治病虫害。你看,今年我这果子个数虽然比去年少了,可是个儿大了,颜色也更红了,商品果一下子增加了一大截,这价钱自然也就卖得高了。”  

  听说我们来采访,该村村支书井建英急忙赶到果园,向我们讲起试验示范站的专家们帮他们科技致富的事。  

  “我们村一共5700亩土地,其中2800亩都种上了苹果。由于树形不好,栽植密度也太大,每年产量倒不少,可商品果率很低,最后还是卖不了多少钱。去年春季,试验示范站和县上联合搞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针对我们村实际,首先采取间伐(就是每隔一行伐一行,使行距增加了一倍)和大改形的技术措施。可是当时大部分人都不接受间伐,认为这样每亩地的果树数量就减少了一半,还能多卖钱?我们反复做工作都不行。实在没办法,后来我们就逐户动员,并承诺村上给凡是做间伐和大改形的农户都给予现金补贴,并做一半、留一半,以便大家对比。去年收果子时,凡是做过间伐和大改形的地块,商品果比例大大提高,亩产收益大大高于没做的地块。不管你说得天花乱坠,咱农民最讲实际。看到新技术有这么大的威力,大家服了。过去村上贴上钱还要苦口婆心动员大家做,现在不补贴钱了,大家都争相联系技术人员给自家园子做。”  

  村支书井建英指着旁边的园子,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村民王德孝,媳妇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不能下地干活,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是村上有名的困难户,家里经济来源主要就靠六七亩苹果园。可由于经济困难,给果园投入不够,更重要的是缺乏技术指导,六七亩果园每年只卖两三千元。去年在实施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中,试验示范站老师把他家作为科技扶贫重点户,实施了间伐、改形、病虫防治、肥水调控等关键技术措施,再加上县里和村上也给他家解决了一部分果园投入资金问题,今年,他家果子数量大大增加,商品果率大大提高。井建英指着王德孝的那片挂着一个个又红又大苹果的果园说道,今年他家这六七亩园子至少能卖3万元。“今年他家才起步,明年如果投资跟上,他家那园子卖5万元没问题!”井建英很有把握地说道。

  太阳已落山了,井建英又把记者一行拉到了他们村正在建设的130多亩地的生态果园,满怀信心地憧憬着发展循环经济的美好前景……  

  将近7点了,暮色越来越浓了,上弦月早已高高挂在天空,井建英还意犹未尽地向记者讲述着他们村苹果和科技的故事。记者早已看不清采访本上的字,只能摸索着用笔在上面划着……

浏览次数:   │   责任编辑:
网站管理员:谭东明   电话/传真:+86-29-87080678
地址:中国·陕西·杨凌 邰城路3号   邮箱:tandongming@nwafu.edu.cn
教育部 中国农科院 陕西省政府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科技部 中国林科院 陕西省教育厅 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业部       陕西省农业厅 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国家林草局     陕西省林业局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推广处) │ 信息管理 │ 总访问量: │ POWERBY:107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