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首批110头奶牛进驻养殖小区、180座沼气池投入使用和230亩樱桃正式产果,标志着我校与美国唐仲英基金会共同在周至县广济镇北双庙村实施的“奶——沼——果”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项目全面实了预期目标。
2005年12月,美国唐仲英基金会在我校设立 “德育奖学金”的基础上,为依托我校科技力量做好在周至县开展的扶贫工作,与我校签定了“薪火”扶贫示范村建设项目合作协议,由基金会出资,由我校组织专家在广济镇北双庙村实施“奶牛-沼气-大樱桃”农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以扶持指导农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项目实施以前,北双庙村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是周至县远近皆知的贫困村。4年多来,在基金会的资金扶持和我校专家的科技指导下,该村先后建立良种大樱桃园480亩、沼气池180座,多方筹资270余万元,建成300头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入区奶牛110头。建立小麦良种繁育田670亩。初步形成了樱桃、奶牛、小麦良种等农业主导产业。同时,在专家指导下,该村在良种与粮食生产上还实行了种子与生产资料统供、统一机械化耕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订单收购的新生产模式,不仅大大节约了劳力和生产资料成本投入,还有效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目前,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300余人,户均1.5人,人均年收入达万元以上。据统计,2009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是2005年的6倍多。与此同时,村民的科技意识也显著提升、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成为远近闻名的典型示范村。并先后被国务院侨办授予全国“侨爱新村”,被科技部列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被西安市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被周至县命名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该示范项目的良好成效,得益于基金会的资金扶持和严格要求,得益于校领导的重视,更得益于对该项目的严格管理和项目组专家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推广处组织了10多位专家,制定了专门的项目管理办法,与专家签定了项目合同和目标任务书,并加强了日常检查督促。4年多来,项目组专家人均到村320天次,推广处管理人员到村检查督促120余次。孙武学校长等校领导十分关注该项目工作进展,多次专程拜会基金会领导,学校还给予配套项目和经费支持。
我校专家扎实的工作和示范村建设的良好成效,受到了唐仲英基金会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基金会总裁唐仲英先生、基金会执行董事徐小春女士等,先后3次亲临视察,对项该项目工作的思路与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孙幼凡主任先则后20余次深入示范村检查督促,与我校专家一起研讨解决有关问题。他多次表示,与我校在示范村建设项目上的合作,是基金会在国内农业项目中最成功、最有效的合作,意义深远,对基金会今后更效地扶贫帮困、服务“三农”积累了经验。他同时表示,基金会将继续深化与我校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与美国唐仲英基金会在“薪火”扶贫示范村建设项目的成功合作,也探索出了一条“大学+民间资金(基金会)+示范基地+农户”的科技推广新途径,为我校正在开展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探索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