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产决定一年的收成,今年全国春耕生产面临的形势尤为特殊。发生在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导致小春作物严重减产,初步预计云南、贵州、广西因灾损失小春粮食37.8亿斤,旱区大春生产用水严重不足,稻田缺水,旱地缺墒,部分地区播种推迟。北方大部地区低温雨雪天气不断,北方冬小麦冬前积温减少,生长量严重不足,黄淮海地区小麦返青普遍推迟10天左右,苗情较差。
春种希望,秋得黄金。今年在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的形势下,农业这一基础支撑决不能出问题。当前,北方春播即将开始,南方春播正加快推进,冬小麦相继进入起身拔节、孕穗抽穗的重要时期。各地、各部门要把抗大旱、战低温、抓春管、保春播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定夺取粮食丰收的目标不动摇。
全力应对低温影响,狠抓夏粮等田间管理。去冬以来持续性低温天气,改变了23个暖冬的气候特征。对此,各地要对春耕春管工作的指导思想、生产管理措施和技术上作出相应调整,从历年的控旺到今年促壮。当前应对低温影响,对冬小麦田间管理要围绕促弱转壮增群体,多施一次拔节肥。随着气温回升,北方冬小麦主产区条锈病、纹枯病和草害会蔓延发生,必须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力度,把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继续加大抗旱力度,千方百计保障旱区春播。旱区农业部门要算好水账,以水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搞好统一育秧育苗。对于没有水源保障的稻田,要做好“有水就种稻、无水则改旱”两手准备,一旦来水尽量栽插水稻,确实无法种水稻的,及时改种玉米、薯类等旱粮作物。要推广水稻旱育秧、地膜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大力发展烤烟和玉米套种马铃薯、甘蔗套种马铃薯和豆类等,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并在烤烟收后扩种晚秋粮食作物,确保全年粮食面积不减少。同时,要千方百计确保旱区春播种子、农药、化肥、农膜、柴油供应,切实满足旱区春耕生产需要。
加大技术指导,提高春播春管科技水平。在西南旱区,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扎实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促进各项抗旱保春耕措施的落实。在夏季粮油主产区,要通过现场培训、电视讲座、广播宣传、手机短信、12316农技服务热线等形式,针对今年气候特点,向农民普及小麦、油菜等春季田间管理实用技术。要发挥粮油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作用,适时组织现场观摩,促进各项措施落实、推广。
全力抓好备耕春耕,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各地要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针对今年春播农时紧、温度低、适播期短的实际,北方地区要抓紧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作用,组织开展跨区机耕机播作业,加快耕播速度,提高播种质量。同时,要积极应对低温影响,大力推广水稻棚膜育秧、种子包衣、玉米起垄种植等技术。对无法适期播种的地区,要动员农民改种大豆。
农时不等人。各地、各部门要行动起来,确保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力争未受灾地区多增产,轻灾区不减产,重灾区少减产,千方百计完成今年粮食生产任务,为全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