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厅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农村人才的需求,河南启动全省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省今年保持粮食稳定增长,科技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部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000万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1.8万人,开展绿色证书培训50万人,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7.2万人,开展农民中等职业教育4.4万人,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促进了粮食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介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核心任务是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路子。这就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技能优良的农业生产经营队伍。
“河南省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行动”主要依托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培养专业农民、组织农村带头人培训和农民学历教育。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培训250万职业农民,培养造就15万农民企业家和农村带头人,让10万农民接受涉农专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倪慎军表示,河南省农广校办学3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培养了大批“土专家”、“田秀才”,已成为集教学、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在新时期,我们要主动适应“三化”协调发展需要,以农民教育培训普及化、人才培养规模化、教学服务进村化、办学手段多样化为发展方向,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