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桃花漫山遍野,田间地头人们忙碌的身影让这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宁县在杨凌科技的支撑下,围绕早胜曹杏、九龙金枣、黄甘桃及早胜肉牛四大产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科技服务合作,促使该县农业快速发展。
当年宫廷供品 今日增收之果
曹杏因出自早胜塬曹家村而得名,曾为历代宫廷供品,仅宁县早胜镇就发展优质曹杏园6500多亩。
近年来,因当地农民种植技术比较落后,该县的曹杏产业一直发展缓慢。自从2011年11月与杨凌合作以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技术服务上给予了宁县曹杏产业大力支持,使得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目前,宁县以早胜、中村、良平、和盛等乡镇为中心已发展优质曹杏园2万多亩,杏脯加工企业达到40多家,其中已注册商标的企业有10多家。曹杏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九龙金枣 致富一方
九龙金枣原名“晋枣”,在宁县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在全县有人工枣林3.3万亩,年产鲜枣240万公斤。
今年初,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种植户积极学习先进的作务技术,使该县的枣产业迈上了新台阶。目前,该县枣产品开发已成规模,厂家遍及各个乡镇,多达六七十家,年加工枣脯、枣片、枣干、枣汁等枣制品120万公斤,畅销国内外。宁县金枣被甘肃省农委命名为全省地方优质农产品,连续三次获全省农林特产品金奖。如今,宁县九龙金枣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
宁县黄甘桃 独具风味
宁县黄甘桃是享誉陕甘的名优特产。由于当地种植户对于黄甘桃的粗放式管理及作务水平有限,每年的经济效益不是很理想,加之种植面积较小,使得农民对发展这一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为了促进这一产业做大做强,该县县委、县政府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团队,针对当地气候及自然条件,制订出一系列方案,目前,庆阳地区发展宁县黄甘桃13.6公顷,年产黄甘桃800多吨。
早胜肉牛“牛”起来
宁县养牛历史悠久,地产特色品种“早胜牛”更是闻名遐迩。面对养殖业效益越来越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的趋势,宁县根据川、塬、山区的不同地理条件,在弘扬传统养牛经验上做文章,在改良品种上下功夫,一边继续分户散养,一边推广暖棚舍饲、规模育肥,用现代集约型方式取代传统粗放的经营方式。今年初,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的帮助下,通过统一畜种、统一供料、统一管理,建起了三家人畜分离的养殖小区,实现工厂化养殖,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