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我省核桃产业科学发展,针对各地在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核桃产业发展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1.重视发展规模和速度,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目前核桃产业发展中,多数地区追求高速度和大面积,忽视了发展的质量,真正做到良种化栽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经营的园子不多。
2.苗木繁育体系不完善,苗木市场管理混乱。由于许多地区计划发展栽植的规模较大,而可靠的良种苗木数量又不足,假苗、劣质苗、不适宜栽植的苗木就趁机流入了市场,特别是随意调苗、见苗就栽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已造成了重大损失。
3.发展布局不合理,存在盲目扩植问题。部分地区没有按照适地适品种的原则,随意扩大栽植区域,在不适宜发展的立地条件下也大规模栽植建园。
4.科技含量不高,粗放管理。有的地方建园不规范,成园管理水平落后,导致效益低下。
5.病虫害严重,防治措施不力。尤其是陕南产区,近年来病虫害发生较严重,而防治措施不到位,致使产量低、品质差。
二、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尽快做好产业区域发展布局。建议渭北及陕北南部产区应以黄龙—洛川为北界,除个别特殊小气候适宜地区外,不能再无限制向北大面积延伸。因为此界再向北的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宽广,光照充足,有大量发展的空间,但温度太低,降水量偏少,容易使核桃树生长发育不良,越冬困难,且常因低温、晚霜的危害,导致核桃大量减产甚至绝收。此外,在此区域发展核桃时,还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栽植区,一般海拔超过1400米的地区就不宜发展。秦巴产区的特点是多数为山地,地形复杂,降水量多,空气湿度大,土壤瘠薄,病虫害发生较严重。在发展时更应因地制宜搞好规划设计,选择那些最适发展的栽植区建园,不能一味追求大面积集中连片。一般海拔高度超过1100米的地区不应栽植。同时,还应避免在坡度超过20°、低洼和土壤过于瘠薄的山坡上栽植。
2.研究确定不同区域的主栽品种。我省核桃主产区为秦巴山区和渭北旱塬地带。由于这两大产区立地条件差别很大,不能选用同样的品种和栽植模式进行建园。但是目前还没有具体确定出各区域的主栽品种和配套品种,如盲目栽植,将会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建议省林业厅、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尽快确定不同区域核桃发展的主栽品种。在渭北及陕北南部产区发展时,应主要考虑选用抗旱、抗寒、适应性强的品种,并可再引进一部分耐寒、避晚霜的品种。在秦巴山区发展时,品种选择中要保证多样性,因地制宜选用抗病、高产、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
3.进一步抓好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我省作为全国核桃生产大省,必须把品种选引育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20世纪80年代,省内选育出了一大批核桃优良品种,促进了核桃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奠定了陕西作为核桃大省的地位。当前,我们应进一步做好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工作。建议整合全省科技力量,组成核桃品种选育课题组联合攻关,以期有所突破。品种培育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原始种质材料的收集整理。建议在陕南、陕北的核桃主产区各建立一处核桃原始种质材料收集圃,收集省内及全国核桃优良种质资源,为核桃品种选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注重当地晚实品种的选育。晚实品种长期适应了当地的立地条件,栽植成功率较高。在选育目标上,应做重大调整,不能要求壳越薄越好、出仁越高越好,要看品质和产量,更要注重品种的适应性和综合抗性。由于我省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一定能够选育出不少优良的晚实品种。第三,搞好新优品种的引进。在对我国各核桃产区主栽品种考察论证的基础上,要积极从国内外各研究单位有目的地引进最新选育的优良品种,以丰富我省核桃种质资源。通过引种试验,待成功后再适时适度推广。
4.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目前,我省核桃良种繁育体系尚不健全,苗木生产不能满足产业日益发展的迫切需求,这已成为制约核桃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建议认真做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作。每个市、县(区)应按照生产的需要,设置一定规模、品种纯正的良种采穗圃,然后再建立一批规范化的固定苗木培育基地,加强技术服务和苗木监管,确保苗木纯正可靠。各地最好把苗木生产落实到相关具体的部门,力争达到自繁、自育、自用。
5.总结推广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核桃要丰产,必须在增加科技含量上下功夫。要结合我省核桃生产的实际,积极研究、总结并推广核桃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目前,要重点研究和推广不同区域的栽培模式、主栽品种、标准化建园技术、整形修剪技术、需肥供肥规律及肥水指标,以及主要病虫害简便易行、节本高效、无害化的防控技术等。做到各项技术综合配套,能及时应用到核桃生产中去,以发挥最大增产效能。